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情绪崩溃、提不起劲?中医:五脏在“求救”,5招帮你疏肝养心稳情绪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4:48:48

在门诊的日常工作中,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倾诉:“主任,我最近情绪特别差,一点小事就能让我崩溃,动不动就想哭”“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,做什么都提不起劲,对生活好像失去了热情”…… 其实啊,这些看似寻常的情绪波动,从来都不是 “玻璃心” 或 “想太多”,而是我们身体内部脏腑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,可千万别不当回事!

01 情绪不好?根源是五脏在 “闹脾气”!

情绪问题从来都不只是心理层面的困扰。中医自古讲究 “形神合一”,认为人的身体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五脏的功能状态直接决定着情绪的起伏,二者之间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:

● 肝主疏泄,若肝气郁结,就像闷在罐子里的火苗,一点就着,人也容易暴躁易怒;

● 心主神明,若心火旺盛,人便会躁动不安、坐立难安,连静下心来都成了奢望;

● 脾主运化,若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人就容易陷入思虑过度的状态,总是担心这担心那;

● 肺主宣发,若肺气虚弱或郁闭,人会变得多愁善感,一点点小事就可能陷入悲伤难以自拔;

● 肾主藏精,若肾精亏虚,人就容易心生恐惧,常常莫名感到不安。

每一种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背后,都可能藏着某个脏腑的功能失调。

02 5 招对症调理,化解情绪郁结

针对五脏与情绪的对应关系,分享几个简单易操作的日常调理方法,在家就能动手做:

(一)疏肝解郁:每天 “嘘” 字诀 3 分钟

肝最怕 “堵”,肝气郁结是情绪差的常见根源。试试 “嘘” 字诀:双脚与肩同宽站立,双手自然下垂,深吸一口气后,缓缓吐出并发出 “嘘 ——” 的长音,吐气时想象胸中的闷气、烦躁都顺着气流排出体外。每天做 3 次,每次 1 分钟,坚持一周就能明显感觉心情变舒展。

(二)养心安神:午后按揉 “开心穴”

手腕横纹上 3 指宽(约 4 厘米)的内关穴,是调节情绪的 “特效药穴”。下午 3-5 点是心经当令的时段,此时用拇指顺时针按揉双侧内关穴各 100 下,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,能快速缓解心慌、烦躁,帮你静下心来。

(三)健脾消愁:喝碗 “解忧粥”

情绪低落时,很多人会没胃口,而脾胃虚弱又会反过来加重忧愁,形成恶性循环。不妨煮碗 “解忧粥”:小米 50g、新鲜山药 30g(去皮切小块)、红枣 5 颗(去核),加水煮 30 分钟至粥粘稠即可。小米养脾、山药补气血、红枣安神,每周喝 3 次,脾胃舒服了,愁绪也会跟着减少。

(四)宣肺抗郁:晨起 “开胸操”

肺气不通容易让人莫名悲伤,晨起做套 “开胸操” 能快速改善:双臂向两侧平举至与肩同高,深吸气时双臂向后扩胸,感受胸部肌肉的拉伸,停留 2 秒后呼气,同时双臂向前交叉抱胸,仿佛要把所有烦恼都 “抱走” 并吐出去。每天做 20 次,不仅能宣发肺气,还能唤醒身体活力。

(五)固肾定志:按揉脚底 “抗焦虑开关”

足底前 1/3 处的涌泉穴,是肾经的起点,堪称 “抗焦虑开关”。每晚睡前用 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 10 分钟,泡完后用拇指按揉涌泉穴 100 下,或用拳头轻敲穴位处,能起到固肾安神的作用,改善莫名的恐惧、不安,帮你睡个安稳觉,第二天心情更平和。

【医案分享】五脏调好了,情绪自然稳

三个月前接诊的 32 岁患者小张,让我印象很深。初次见面时,他面色晦暗,眼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,眼神里满是疲惫和麻木,一开口就说:“主任,我每天像行尸走肉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就算加班到凌晨也睡不着,头发还大把大把地掉,感觉整个人要垮了。”

我给他搭脉、看舌象,发现他舌淡胖、边缘有齿痕,脉象沉细,这是典型的肝郁脾虚兼肾阳不足—— 肝气堵得慌,情绪就提不起来;脾胃弱得养不了气血,身体就累;肾阳不足没法温煦全身,连睡眠都受影响。

针对他的情况,我用了 “中西结合 + 辨证调理” 的方法:

中医方面,以疏肝健脾、温肾安神为原则,开了包含柴胡、白芍(疏肝)、白术、茯苓(健脾)、制首乌(补气血)、合欢皮(安神)的方剂,从根源上调理脏腑功能;

西医方面,给他开了小剂量的抗抑郁药和助眠药,快速缓解失眠和情绪低迷的症状;

同时安排了每周 1 次的心理疏导,帮他梳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源,学会正确调节情绪。

两周后复查时,小张眼里的麻木少了些,说:“终于能睡够 6 小时了,不会动不动就烦躁了。” 我根据他的恢复情况调整了药方,继续调理。又过了一个月,他再来时整个人像换了个样子:面色亮了,说话也有了底气,笑着说:“现在下班能主动约朋友吃饭了,工作也有干劲,终于找回以前的自己了!”

最后想说

情绪问题就像身体的 “晴雨表”,中医调理讲究 “标本兼治”—— 上面的 5 个方法是日常保健的 “基础功”,能帮你预防和缓解轻度情绪问题。但如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、失眠、对生活失去兴趣,甚至有自残念头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
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施治,既能用中药调理脏腑根源,又能靠西药和心理疏导快速改善症状,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呵护身心健康。

如果您正在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精分、双相、强迫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,又不知如何处理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即可免费咨询,我们会在 24 小时内联系您详细沟通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