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中医解密抑郁症:不只是 “肝郁”,调肝脾肾心才是根本解法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1:07:28

在中医的认知里,抑郁症从来不是孤立的心理困扰,而是身体内部气血失衡、脏腑功能失调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见的是五脏六腑的协调问题。今天,我们就从中医视角拆解抑郁症的深层根源,分享 4 个可落地的调理方法,帮你逐步找回身心平衡。

一、抑郁症的根在肝,但牵一发而动全身

提起抑郁症的中医调理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“疏肝解郁”,可盲目疏肝后效果往往不佳。这是因为抑郁症的病机远比 “肝郁” 二字复杂,肝脏的气机郁结只是开端,后续会引发一连串的脏腑连锁反应。

肝主疏泄,统领情志活动。长期情绪压抑、焦虑紧张,首先会导致肝气不畅,出现情绪低落、烦躁易怒等表现。但肝郁久了,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:

● 横犯脾胃,导致食欲下降、胃胀嗳气、消化不良,让身体失去气血生化的源头;

● 耗伤心血,引发失眠多梦、心悸心慌、精神恍惚,让心神失去滋养;

● 累及肾精,造成乏力懒言、记忆力减退、畏寒怕冷,让身体失去能量根基。

因此,调理抑郁症绝不能 “头痛医头”,唯有立足整体,兼顾五脏协调,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状态。

二、4 大核心调理方向,从内而外养出好情绪

1. 疏肝:打通气机的 “淤堵点”

肝气郁结的典型表现是胸闷胁胀、频繁叹气、情绪低落。此时若仅靠药物压制情绪,无异于 “堵洪水”,不如 “疏河道”,让气机自然流通。

● 经络刺激:每天用空心掌拍打腋下(极泉穴附近)、大腿内侧肝经循行处各 50 下,力度以酸胀为宜,能直接激活肝经气血;

● 茶饮调理:取玫瑰花 3 克、陈皮 3 克,用沸水冲泡代茶。玫瑰花疏肝解郁、理气活血,陈皮健脾和胃、行气化痰,二者搭配既能疏解肝郁,又能防止气机壅滞伤脾。

2. 健脾:筑牢气血的 “发源地”

肝郁最易 “克脾”,而脾是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虚则气血不足,大脑和脏腑失养,又会加重抑郁情绪,形成 “肝郁→脾虚→抑郁加重” 的恶性循环。

● 饮食养脾:早餐坚持喝山药小米粥。山药健脾益胃、固肾益精,小米养胃和中、补益虚损,熬煮时可加少许莲子,增强健脾安神之效;

● 习惯护脾:饭后散步 10-15 分钟,能促进脾胃运化,避免食积伤脾,尤其适合久坐不动的人群。

3. 养心:稳住情绪的 “定盘星”

抑郁症患者常伴失眠、多梦、心神不宁,这正是 “心失所养” 的表现。心主神明,心神安定了,情绪才能平稳。

● 穴位按揉:睡前按揉内关穴 3 分钟。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上 3 横指处,属心包经要穴,按揉时以有酸胀感为宜,能宁心安神、缓解焦虑;

● 睡眠护心:晚上 9 点后避免刷手机,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加重失眠。可换成听舒缓音乐、泡脚,为心神 “减压”。

4. 固肾:激活身体的 “能量库”

肾为 “先天之本”,藏精生髓,是人体能量的根源。肾精亏虚则抗压能力下降,易疲劳、情绪脆弱,更难抵御抑郁侵扰。

● 经络温肾:每天用手掌搓揉腰背部肾俞穴 100 下。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.5 寸(约两横指),搓至腰部发热,能温补肾阳、滋养肾精;

● 饮食固肾:少吃冰淇淋、冷饮、生鱼片等寒凉食物,避免寒邪伤肾。可适量吃些核桃、黑芝麻,辅助补肾益精。

三、科学应对抑郁症:中西联合,标本兼治更可靠

面对抑郁症,中医的整体调理与西医的精准干预并非对立,二者结合才能实现 “标本兼顾”。

1. 双管齐下,速效与长效兼备

西医能针对情绪低落、焦虑、失眠等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急性期不适,实现 “治标”;中医通过调理肝脾肾心,恢复脏腑平衡与气血流通,从根源上改善体质,实现 “治本”。二者结合,既能快速控症状,又能降低复发风险。

2. 减毒增效,提升调理安全性

长期服用西药可能出现头晕、肠胃不适等副作用,而中药可通过辨证配伍,或配合针灸等手段,辅助减少西药用量,减轻不良反应。这种方式尤其适合青少年、老年人以及需长期用药的人群,在保证疗效的同时,降低身体负担。

3. 巩固防复,降低复发概率

临床数据显示,抑郁症急性期用西药控制症状后,搭配中药辨证调理,通过综合调节五脏功能、巩固气血基础,比单一用药的复发率降低约 30%。中医的 “治未病” 思维,能帮助身体建立更稳固的 “情绪防线”。

抑郁症不是 “性格缺陷”,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。从疏肝、健脾、养心、固肾入手,配合科学的干预方式,身心终将慢慢找回平衡,一天比一天更舒展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