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早醒:抑郁症的 “信号弹”,不可忽视的睡眠警报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03 13:50:34

在日常生活中,睡眠是维系身体健康与精神状态的核心要素。优质的睡眠如同给身体和大脑 “充电”,让我们能活力充沛地迎接新一天的挑战。然而,若睡眠出现问题,尤其是频繁早醒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—— 这很可能是抑郁症在悄悄 “敲门”!

一、什么是早醒?

早醒是一种病理性的生物节律改变,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,具体表现为较自身常规的苏醒时间提前醒来,且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。

说得更通俗些,就是一个人睡醒的时间比原本应该醒的时间早了很多,并且无论怎么努力,都难以再次进入梦乡。比如,你平时习惯早上 7 点自然醒,可最近一段时间,总是在凌晨 3 点、4 点就莫名醒来,之后翻来覆去,脑海里思绪万千,像放电影般停不下来,就是没法再睡着。

与那些难以入睡的焦虑型失眠不同,早醒的人入睡并不困难,也能睡上几个小时,只是醒得过早,仿佛大脑在未得到充分休息时就被迫重新运转。

二、早醒与抑郁症的密切关联

早醒其实是抑郁症非常典型的症状之一。相关研究表明,约 70% - 80% 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过早醒的经历。

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容易早醒呢?这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密切相关。大脑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,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,它们就像身体里的 “快乐信使”,负责传递各种情绪和感觉。

在大脑的特定区域,当神经递质中的五羟色胺含量降低时,人就容易陷入抑郁状态;而五羟色胺含量不足,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。原本正常运转的生物钟如同精准的时钟,睡眠与苏醒都有固定节奏,但抑郁症的出现会打乱这个 “时钟”,进而引发早醒,这也是早醒成为抑郁症特征性症状的原因之一。

三、科学应对早醒的方法

【1】自我调节

● 调整作息: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,每天在相近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让大脑形成固定的生物钟,从而减少早醒的发生。

●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:安静、舒适、黑暗且凉爽的睡眠环境,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。

● 放松身心:睡前进行一些放松活动,如泡热水澡、听轻音乐、做简单的伸展运动或冥想等,能让身体和大脑都放松下来,更易进入睡眠状态。

【2】寻求专业帮助

若早醒情况持续一段时间,且自我调节无效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,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治疗方式可能包括药物治疗,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来改善睡眠和情绪;也可能建议进行心理治疗,如认知行为疗法,帮助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。

早醒看似是小问题,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抑郁症这个 “大麻烦”。我们必须重视起来,关注自身的睡眠状况,一旦发现早醒情况,就积极采取应对措施。只有这样,才能守护好身心的健康,远离抑郁症的困扰!

四、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?

采用中西联合的方式,可实现标本兼顾,具体优势如下:

标本兼治,双管齐下:中医从整体调理入手,助力恢复身体内在平衡;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问题,既能治 “标” 控制症状,又能调 “本” 预防复发。

减少副作用,提高安全性:中药灵活配伍、针灸等手段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(如减轻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症状等反应),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群和长期用药人群。

预防复发优势明显:急性期用西药快速起效后,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综合调节五脏六腑,相比单一用药,复发率可降低约 30%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