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破除用药顾虑:副作用小的精神科药物与科学应对方案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5 14:03:15

在精神疾病的治疗领域,药物治疗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然而,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对精神科药物心怀担忧,生怕药物副作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。实际上,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进步,目前已有不少副作用相对轻微的精神科药物可供临床选择,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选项。

一、新型抗精神病药物:精准控症,低代谢影响

(1)阿立哌唑

相较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,阿立哌唑在对体重、血糖、血脂等代谢指标的影响方面表现更为优异,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。在临床上,它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,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,如幻觉、妄想等,同时对阴性症状,像情感淡漠、社交退缩等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。

(2)齐拉西酮

该药物对 5 - 羟色胺 2A 受体和多巴胺 D2 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,并且对多巴胺 D2 受体的拮抗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。其突出优势在于对体重和代谢的影响较小,很少引起催乳素升高,锥体外系反应也较为少见。齐拉西酮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,可助力患者恢复正常的认知能力和社交功能。

二、新型抗抑郁药:温和起效,不良反应轻

(1)艾司西酞普兰

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相对较少,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、腹泻、头痛等。这些症状通常较为轻微,且大多出现在用药初期,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减轻甚至消失。该药物常用于治疗抑郁症、焦虑症等多种精神障碍。

(2)度洛西汀

度洛西汀作为 5 -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,能够同时调节这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。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,一般不会导致血压出现明显波动,对性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。在临床上,适用于治疗抑郁症、广泛性焦虑障碍以及伴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等疼痛症状的精神疾病。

三、抗焦虑药物:安全无依赖,守护情绪稳定

(1)丁螺环酮

丁螺环酮属于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物,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 5 - 羟色胺 1A 受体来发挥抗焦虑功效。它没有镇静、催眠、肌肉松弛等作用,也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,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。常用于治疗各种焦虑症,如广泛性焦虑障碍、社交焦虑障碍等。

(2)坦度螺酮

与丁螺环酮类似,坦度螺酮也具有抗焦虑作用。它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,常见的有嗜睡、头晕、恶心等,但这些症状一般都比较轻微。适用于神经症所致的焦虑状态,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。

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?

中西联合,标本兼顾!

1. 标本兼治,双管齐下

中医从整体调理的角度出发,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内在平衡;西医则针对具体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的问题。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既能治 “标” 控制症状,又能调 “本” 预防复发,实现了双管齐下的治疗效果。

2. 减少副作用,提高安全性

中药通过灵活配伍以及针灸等疗法,能够辅助降低西药的用量,从而减少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。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群以及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。

3. 预防复发优势明显

在疾病的急性期,使用西药能够快速起效,控制病情发展。之后,通过辨证搭配中药进行巩固治疗,综合调节患者的五脏六腑功能,相比单一用药,可使复发率降低约 30%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