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服用抗精神病药后肌肉僵硬、坐立难安?一文读懂锥体外系反应及应对方法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0:59:16

很多朋友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,可能会遇到肌肉僵硬、坐立不安、手抖等不适症状。这些反应在医学上有个专业名称 ——“锥体外系反应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几种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,以及对应的正确处理方式,帮你更好地应对服药期间的身体变化!

一、急性肌张力障碍:来得急的 “身体变形”

急性肌张力障碍往往突然发作,可能出现翻白眼、脖子向一侧歪斜、面部肌肉抽动、舌头伸出、嘴巴难以张开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整个身体会向后弓起,给人带来明显的不适感。

在药物方面,氟哌啶醇、利培酮、帕利哌酮这类药物相对更容易引发这种反应。

不过不用过于担心,医生针对这种情况有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,通常打一针(常用东莨菪碱)就能很快缓解症状。

二、静坐不能:难以忍受的 “坐不住”

静坐不能会让人心里产生强烈的烦躁和焦躁不安感,两条腿仿佛不听使唤,只有来回走动或者原地踏步,这种难受的 “坐不住” 的感觉才能稍微减轻一些。

氟哌啶醇、阿立哌唑、齐拉西酮、利培酮等药物都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。

遇到这种问题,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,也可能会添加一些缓解焦虑、帮助放松的药物(比如安定类药物)来改善症状。

三、类帕金森症状:动作迟缓伴震颤

出现类帕金森症状时,人会感觉动作明显变慢,身体变得僵硬不灵活,手部可能会不自觉地抖动,有时还会伴有流口水、出汗增多等表现。

针对这类症状,医生通常会开具一些专门对抗这些副作用的药物(比如苯海索)来缓解不适。

四、迟发性运动障碍:长期用药需警惕的 “小动作”

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,主要表现为嘴巴、舌头、面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不自主地、反复做一些小动作,比如咂嘴、伸舌头、做鬼脸等。这种反应通常进展较为缓慢,不易察觉。

虽然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处理相对复杂,但目前已经有专门的有效药物(比如氘丁苯那嗪)可供治疗。不过,关键在于要早发现、早处理,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!

重要提醒:个体反应有差异,及时就医是关键

需要明确的是,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,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上述锥体外系反应。如果您或家人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感,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情况,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!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,必要时还会采取中医调理等方式,帮助缓解不适症状,保障用药安全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