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抑郁症不止“脑”的问题,脏腑失衡才是隐形根源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20 11:11:53

“抑郁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?”这是无数患者与家属心底最沉重的叩问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约有3.5亿抑郁症患者,其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来源。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,约三成患者存在海马体萎缩、前额叶皮层变薄等脑部生理性改变,这些“脑损伤”会直接影响情绪调控功能。但这仅是冰山一角,更多案例背后,藏着一个更深层的关键诱因——中医所言的“脏腑功能失衡”。

这一认知并非现代臆断,《黄帝内经》早已明确“五脏应五志”,将情绪问题与脏腑功能紧密相连。中医视角下,抑郁症的发生与肝、心、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:肝主疏泄,是调畅情志与气机的“总开关”,长期压力或情绪压抑会让肝气郁结,如同给肝脏装上“枷锁”;气行则血行,肝气停滞必然导致血瘀,进而扰动“主神明”的心,引发心神不宁、情绪低落;而脾胃作为“后天之本”,负责气血生化,肝郁日久易“横逆犯脾”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,气血生成不足,大脑因缺乏濡养而难以维持正常情绪功能。当脏腑平衡被打破,抑郁症便会悄然来袭,这正是那70%患者的致病关键。

基于“脑与脏腑共治”的认知,我在临床中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。西药如同“快速救援队”,能在短期内快速稳定情绪、缓解自杀倾向等急性症状,让患者从崩溃边缘暂时解脱;中药则是“体质调理师”,立足整体辨证,通过疏肝理气、清心安神、健脾养血等方法,修复失衡的脏腑功能,从根源上改善体质。二者相辅相成,才能实现“快速控症+长效康复”的治疗目标。

18岁的小雨(化名)就是典型案例。她被确诊为伴有情绪行为障碍的抑郁状态时,症状已十分严重:情绪如同“过山车”,时而沉默绝望、拒绝交流,时而暴躁易怒、摔砸物品,甚至出现自伤言行;睡眠更是一塌糊涂,每晚浅睡不足3小时,还常被噩梦惊醒。我为她诊脉时发现脉象弦数有力,查看舌苔呈黄腻厚重状,结合症状辨证为“肝郁化火、扰及心神”——这正是脏腑失衡引发情绪问题的典型表现。

针对她的情况,我制定了精准的中西医结合方案:中药以柴胡、郁金疏肝解郁,打开气机“枷锁”;用黄连、栀子清泻肝火,平复内扰心神的“火气”;再搭配酸枣仁、远志宁心安神,改善睡眠质量。同时辅以小剂量西药快速稳定情绪,避免极端行为发生。

治疗效果比预期更显著。一个月后复诊,小雨的父母难掩激动:“孩子不发脾气了,能睡整觉,再也没提过不想活的话。”三个月后再见小雨,她的眼神早已褪去往日的灰暗,主动和我分享:“医生,我现在觉得心里亮堂多了,甚至开始规划暑假的学习计划。”后续治疗中,我逐渐减少西药用量,继续用中药巩固脏腑功能,她的状态也愈发稳定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药治疗抑郁症并非简单“镇静”,而是通过恢复脏腑平衡实现标本兼治。当肝气舒畅、气血充沛,心神得到充分滋养,大脑的情绪调控功能自然会逐步恢复,这才是抑郁症康复的核心逻辑。

中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优势,在于始终将“人”作为整体考量,而非单纯针对症状。除了药物治疗,还会根据患者体质搭配枸杞、山药等保肝食材,或用熟地、肉苁蓉等补肾药材调理根基,甚至结合药膳食疗辅助康复。这种全面调理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,减少头晕、恶心等不良反应,更能通过气血阴阳的平衡加速症状缓解,让治疗更安全、更高效。

抑郁症的治疗,从来不该局限于“修复大脑”。唯有兼顾脑与脏腑,实现身心同调,才能让患者真正摆脱疾病困扰,重新拥抱有温度、有希望的生活。
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:如果您或家人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,或在用药、治疗中存在困惑,欢迎留下联系方式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详细沟通,为您提供专业的诊疗建议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