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抑郁不全是“脑的问题”,脏腑失衡才是隐形推手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0:58:10

抑郁症的根源究竟藏在何处?这是无数患者与家属心中的困惑。现代医学研究给出了部分答案:约三成患者存在明确的脑部生理性改变,比如海马体萎缩、前额叶皮层变薄等,这类情况可归为“脑损伤”范畴。但临床实践更让我们看清一个真相——对于更多患者而言,抑郁的深层诱因,是中医早已洞悉的“脏腑功能失衡”。

这一结论并非现代臆断,而是源于千年中医智慧的沉淀。《黄帝内经》早有明训:“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”,明确了情绪与五脏功能的紧密关联。在长期压力、情志不畅的影响下,最先受累的便是肝脏——肝气郁结如同河道淤塞,进而引发气滞血瘀;心神失养则夜不能寐,脾胃运化失常则气血生化无源。当脏腑功能紊乱形成连锁反应,气血无法顺畅上濡脑部,大脑的情绪调控系统自然陷入紊乱。可以说,脏腑失调,正是那七成抑郁问题的“隐形推手”。

基于这样的认知,中西医结合成为我临床治疗中最常采用的思路。西药的优势在于快速干预,能在短期内稳定情绪、缓解极端症状,为身体调理争取时间;而中药则着眼于“整体平衡”,通过靶向调节肝、心、脾等核心脏腑,从根源上改善体质、恢复气机运转,让身体重新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。

18岁的小琳(化名)就是这种治疗思路的受益者。她初诊时已被诊断为伴有情绪行为问题的抑郁状态,不仅情绪起伏剧烈,还出现消极自伤言行,整夜失眠的困扰更让她面色憔悴。观察其舌苔黄腻、脉象弦数,辨证为典型的“肝郁化火、扰及心神”。

针对她的情况,我为其制定了“疏肝清热、宁心安神”的治疗方案:以中药汤剂调理脏腑,同时配合小剂量西药稳定情绪。仅仅一个月后的复诊,孩子的变化就让家长喜出望外——情绪明显平稳,夜间能安然入睡,自伤行为彻底消失。三个月后再见小琳,她的眼神已褪去往日的晦暗,主动和我分享“心里像卸了重担,轻松多了”。后续治疗中,我们逐步减少西药用量,继续以中药巩固调理,随着脏腑功能的逐步恢复,她的整体状态愈发稳定,重新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生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治疗中所用的中药,并非简单的“镇静剂”。那些疏肝理气的柴胡、清心宁神的莲子心、健脾养血的当归,作用在于“拨乱反正”——让郁结的肝气得以疏泄,让耗损的心神得以滋养,让匮乏的气血得以充盈。当脏腑各司其职、气血运转通畅,脑部获得充足濡养,情绪问题便会随之迎刃而解。

治疗抑郁症,我们不能只盯着“大脑”这一个靶点,更要看到身心互为表里的整体关系。唯有跳出“头痛医头”的局限,实现西药稳情绪、中药调脏腑的身心同调,才能帮助患者真正走出抑郁阴霾,实现从“症状缓解”到“彻底康复”的跨越。
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,或是在用药、治疗方向上感到迷茫,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,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与帮助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