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从郁到安:40 年精神临床经验揭示的 3 个康复关键转机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11-01 11:05:46

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工作 40 余载,我常遇到这样的患者:遵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,总觉得 “效果不明显”,甚至陷入 “治疗是否有效” 的焦虑中。事实上,很多时候并非治疗无效,而是他们没能察觉那些细微却关键的临床转机——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,恰恰是走向康复的重要起点。结合多年临床观察,以下 3 个转折点尤为重要,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打破困境、重启康复的 “钥匙”。

第一个转折点:肝郁得舒,气机复畅 —— 抑郁缓解的 “破冰信号”

中医认为 “肝主疏泄”,是调节情绪与全身气机的核心。若长期情绪压抑、压力积聚,肝气便易郁结不畅,如同被绳索束缚的树木,难以舒展生长。反映在临床上,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胁胀、频繁叹息、情绪低落、对事物提不起兴趣,部分人还会伴有食欲下降、嗳气等躯体症状。

曾接诊一位 30 岁的女性患者,初诊时整个人精神萎靡,说话声音低沉无力,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“胸口像压了块石头,堵得喘不过气”。结合她的症状与舌脉,我判断其核心病机为 “肝气郁结”,遂以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为主方,配伍疏肝理气、柔肝解郁的中药。用药约两周后,她复诊时的状态明显不同:进门时能主动打招呼,说话时眼神也有了光彩,笑着说 “胸口的石头好像松了点,最近偶尔能跟朋友出去散散步了”。这便是肝气开始舒展、气机逐渐通畅的明确信号,也是从抑郁状态中 “破冰” 的第一步 —— 当情绪不再被 “郁结” 困住,后续的康复才能稳步推进。

第二个转折点:痰火渐清,心神得安 —— 病情稳定的 “关键节点”

若肝气郁结日久不疏,郁滞的气机便可能化火,火邪又会灼伤体内津液,凝结成 “痰”;痰与火交织,就会形成 “痰火扰心” 的病机。此时患者的核心问题从 “情绪压抑” 转向 “心神不宁”,常见表现为长期失眠、心烦易怒、思维纷乱如麻、注意力无法集中,部分人还会伴有口苦、口干、舌苔黄腻等症状。

有一位长期受失眠困扰的患者,初次就诊时形容自己的状态:“脑子就像热闹的集市,从早到晚都吵个不停,哪怕躺到凌晨,也只能迷糊两三小时,白天整个人昏昏沉沉,连简单的工作都做不了。” 结合他的症状,我为其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,以清热化痰、宁心安神。用药三周后,他专程发来消息反馈:“现在脑子终于能‘静下来’了,晚上躺下后没多久就能睡着,能连续睡五六个小时,白天也有精神做事了。” 这正是痰火渐清、心神归于安宁的表现 —— 当扰乱心神的 “痰火” 被清除,睡眠与情绪才能回归稳定,这也是病情从 “波动” 转向 “平稳” 的关键节点。

第三个转折点:心脾同调,气血得复 —— 彻底康复的 “根基保障”

中医有 “久病及脾”“心主神明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” 的说法:抑郁状态长期持续,不仅会耗伤心神,还会损伤脾胃功能。脾胃虚弱则气血生成不足,无法濡养心神,进而出现面色萎黄、身体疲倦乏力、懒得说话、食欲差、记忆力下降、容易心慌心悸等症状 —— 此时若只关注情绪调节,忽视心脾功能与气血的恢复,康复便如同 “建在沙地上的房子”,难以稳固。

印象较深的是一位高中学生,因备考压力过大出现抑郁症状,不仅情绪低落,还严重到无法坚持上课,甚至连吃饭、睡觉都需要家人提醒。辨证后发现,他除了肝郁的基础,还伴有明显的 “心脾两虚”—— 面色苍白、舌淡苔薄、说话有气无力,这正是气血不足、心神失养的表现。我为其选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等健脾益气的药材,搭配酸枣仁、远志等养心安神的成分,通过 “心脾同调” 来恢复气血生化功能。调理一段时间后,他的母亲反馈:“孩子现在能主动吃饭了,晚上睡得香,早上起来还会自己看书,整个人都有劲儿了。” 这便是心脾功能恢复、气血渐充的信号 —— 当身体有了充足的 “能量供给”,心神才能安稳,情绪才能持续改善,这也是为彻底康复打下的 “根基”。

中西医结合:为康复筑起 “双重保障”

40 年的临床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: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,从来不是 “单一路径” 能实现的,中西医结合往往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、更高效的康复方案。

西医在精神心理疾病的精准诊断、快速控制严重症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—— 比如通过规范用药快速缓解重度抑郁的情绪低落、控制焦虑发作的躯体不适,为后续调理争取时间;而中医则擅长从 “整体观” 出发,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核心病机(如初期的肝郁、中期的痰火、后期的心脾两虚)进行个性化辨证调理,不仅能改善症状,更能修复受损的脏腑功能、调整体质,从根源上减少病情反复的可能。

中西医的结合,就像 “精准导航” 与 “基础养护” 的配合:前者确保治疗方向不偏差,快速突破关键困境;后者则夯实身体基础,让康复之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

如果您或您的家人、朋友正被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症、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,或是在用药、治疗过程中遇到困惑,不知如何察觉康复的 “转机”,不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。我和我的团队会在 24 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,结合 40 年临床经验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与针对性建议,陪您一起找到走向康复的 “关键起点”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