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2025版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》发布:用药迎来四大更新,中西结合更安全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24 09:58:29

2025 年 9 月,我国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(2025 版)》(以下简称 “新版指南”)正式发布,为抑郁症诊疗提供了更科学、实用的用药指导,进一步填补治疗短板、提升用药安全性。以下从四大核心用药方向,为大家解读指南重点内容。

一、两类国产 / 急救新药上线,补全治疗空白

新版指南新增两种关键药物,分别针对 “常规治疗提速” 和 “重症急救” 需求,为不同病情患者提供新选择:

1. 托鲁地文拉法辛:国产原研,1-2 周起效

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,它能同时调节 5 - 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、多巴胺三种神经递质 —— 不仅能缓解情绪低落,还能改善抑郁症核心的 “乏力、没兴趣” 等症状。

临床数据显示,该药 1-2 周即可见效,比传统药物提速 50%;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率提升 20% 以上,已被纳入一线治疗推荐。

用药提醒:初期可能出现轻微恶心,通常 1-2 周会自行缓解;停药时需遵医嘱逐渐减量,不可擅自停药。

2. 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:4 小时救重症,医院监管使用

针对伴有严重自杀风险的难治性患者,该药通过修复大脑谷氨酸系统快速起效,4 小时就能减轻核心症状,24 小时内效果更明显,为重症患者争取 “黄金急救时间”。

用药提醒:因存在成瘾风险,必须在医院由医护人员监督使用,且仅限 “单一药物治疗无效” 的患者;同时需提前评估经济承受能力。

二、中成药扩至 6 种,辨证选药更精准

新版指南将推荐的中成药从 3 种增加到 6 种,明确 “轻中度抑郁可辅助使用,中重度需与西药联用”,并细化不同证型的适配药物:

2025版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》发布:用药迎来四大更新,中西结合更安全

核心原则:中成药需 “辨证使用”,比如湿热体质别用归脾丸、上火人群别吃柴胡舒肝丸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。

三、5 类联合用药方案获推荐,严禁自行组合

针对单一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,新版指南明确推荐 5 类优化联合用药方案,包括:

1、SSRIs 类药物(如舍曲林)联用安非他酮;

2、米氮平联用 SNRIs 类药物(如文拉法辛);

3、SSRIs 类药物联用 5-HT1A 受体激动剂(如丁螺环酮);

4、谷氨酸能增效方案;

5、其他经临床验证的联合方案。

重要提醒:所有联合用药必须由医生评估后制定方案,严禁患者自行组合 —— 不当联用可能引发 “5 - 羟色胺综合征” 等严重不良反应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四、特殊人群用药精细化,安全性再升级

针对儿童青少年、围产期女性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,新版指南给出更细致的用药建议,最大程度降低风险:

● 儿童青少年:需根据年龄选择适配药物,初始剂量严格控制在成人剂量的 1/2-2/3,避免过量副作用;

● 围产期女性:禁用氟西汀(可能影响胎儿 / 婴儿),优先选择对母婴安全性更高的药物;

● 老年人:慎用三环类抗抑郁药(副作用风险高),优先选择安全性好、代谢负担小的药物。

总结:个体化治疗是核心,中西医结合更高效

新版指南强调,抑郁症治疗必须遵循 “个体化、精准化” 原则 —— 患者切勿自行加药、减药或换药,任何用药调整都要在专业医生(西医 + 中医,如需联用)指导下进行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中医治疗抑郁症时,不仅调控精神症状,还会兼顾肝肾等脏器功能:比如用枸杞、山药保肝,熟地、肉苁蓉补肾,或搭配药膳调理,既能提升患者对西药的耐受性、减少副作用,又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,辅助缓解精神症状。中西医结合 “双管齐下”,让治疗更安全、效果更持久。

如果您或家人、朋友正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困扰,或有用药疑问,可留下联系方式,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与您联系,提供专业沟通指导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