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西医查无异常却浑身不适?中医揭秘“郁证”:从疏肝养心到中西联合应对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12 10:44:34

很多人就诊时,早已被失眠、心慌、乏力、全身疼痛缠上,甚至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消化问题。可辗转做了多项西医检查,各项指标却均显示正常 —— 这并非 “没病装病”,而是中医里典型的 “郁证”。此时,身体正通过这些疼痛与不适 “呼救”,提醒我们该关注内在的健康失衡了!

01 抑郁症的根:藏在肝与心里的 “气机堵点”

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抑郁症的核心病机是 “肝郁气滞”,但病情发展往往会牵连心、脾两大脏腑。肝主疏泄,既要调畅全身气机,也要管控情绪波动。一旦肝气郁结,气机流通受阻,情绪首先会受影响:人会莫名觉得胸闷,忍不住叹气,胁肋部位还会隐隐胀痛,这些都是肝气不畅的典型信号。

现实中,不少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后效果不佳,甚至出现头晕、恶心、嗜睡等明显副作用,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从 “根源” 调理 —— 抑郁症不只是 “情绪病”,更是身体内在平衡被打破的外在表现。

而中医治疗抑郁症,从不是简单 “压制情绪”,而是像疏通堵塞的河道一样,通过 “疏通气血” 让身体重新回归平衡状态。当气血流通顺畅,情绪自然能跟着 “松绑”,而非被强行压抑。

02 治抑郁:先理顺 “气”,再养足 “心”

临床中我常对患者说:“多数情绪问题,都是‘气’堵出来的。先把气理顺了,心里的郁结自然就散了。”

中医调理抑郁症,不直接针对 “情绪” 用药,而是从调整肝、脾、心的功能入手,让身体先恢复和谐平衡:

● 针对肝郁化火的患者:这类人常易怒、失眠、口干,我会用柴胡搭配黄芩 —— 柴胡能疏散郁结的肝气,黄芩可清泻肝火,一疏一清,快速缓解 “上火” 般的烦躁与失眠。

● 针对脾虚气弱的患者:他们多有乏力、食欲差、大便不成形的问题,此时会加用党参和白术。党参能补中益气,帮身体 “补力气”;白术可健脾燥湿,改善脾胃运化功能,让消化和精力慢慢恢复。

● 针对心血不足的患者:心慌、健忘、多梦是常见症状,我会配伍酸枣仁与柏子仁。酸枣仁能养心补肝、宁心安神,柏子仁不仅能安神,还能润肠通便,既改善睡眠,又缓解因心神不宁导致的肠道不适。

当然,每个人的体质、病程不同,用药必须 “一人一方”。但中医调理的核心思路始终不变:先让气血通畅,气血通了,情绪才能跟着流动,不再被 “堵” 在心里。

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?中西联合,标本兼顾是关键!

面对精神心理疾病,单一治疗往往有局限,而中西联合能实现 “1+1>2” 的效果,做到标本兼顾:

1、标本双管齐下:中医从整体出发,调理五脏六腑,帮身体恢复内在平衡,解决 “根源” 问题;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、躯体不适等急性问题。既能治 “标” 控住当下症状,又能调 “本” 降低复发风险。

2、减少不良反应,提升安全性:中药通过灵活配伍,或结合针灸等手段,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,从而减少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疼痛等副作用。这种方案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,以及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,在保证疗效的同时,让治疗更安全。

3、预防复发优势显著:在疾病急性期,用西药快速控制症状后,再根据体质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综合调节脏腑功能。临床数据显示,这种联合方案比单一用药的复发率降低约 30%,能更长久地守护心理健康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