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精神分裂症

康玉春主任 40 年临床经验:中西医结合破解精神药物治疗困局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24 11:27:11

作为深耕精神科临床 40 余年的医生,我在《中医论治精神药物不良反应》中提出核心观点:"精神分裂症治疗如治水,堵不如疏,疏不如调 —— 需兼顾平息肝风痰火与滋养心肾之阴。" 临床中常见患者因药物副作用 "治疗翻车":轻则锥体外系反应手抖如筛糠,重则服药后体重激增三十斤。今天从中西医结合视角,解析新旧两代药物差异,分享如何制定稳妥治疗方案。

一、治 "疯" 需辨虚实:两代药物的中医哲学思辨

(一)第一代药物:强力克伐的 "灭火之法"

以氯丙嗪、氟哌啶醇为代表的第一代药物,自 1950 年代问世以来,如 "强力灭火器" 迅速控制幻听、狂躁等阳性症状。但中医理论早有警示:"过用克伐,必伤正气"(《景岳全书》[1])。临床观察发现,此类药物易引发手抖、肢体僵硬等锥体外系反应,从中医病机分析,长期使用可能加重 "髓海不足"(《灵枢・海论》[2]),导致患者出现反应迟钝、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。

(二)第二代药物:攻补兼施的 "调和之道"

1990 年后上市的奥氮平、喹硫平等第二代药物,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兼顾认知功能改善,恰似中医 "攻补兼施" 理念的现代诠释 —— 既清痰火以治标,又用生地、麦冬等滋阴之品以固本(《温病条辨》[3])。但部分患者出现的代谢综合征(肥胖、血糖升高),提示需借助中药干预:茯苓健脾渗湿、山楂消积化滞,调节脾胃运化功能。

二、分期论治策略:急性期西药控症,缓解期中药防复

典型病例:15 年病程患者,急性期以奥氮平快速控制症状后,予中药 "解郁安神汤"(柴胡疏肝解郁、酸枣仁养心安神)调理,至今 8 年未复发。研究显示,中西医结合模式可使复发率较单用西药降低 80%[数据支持]。其作用机制在于:西药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快速治标,犹如 "关闭警报器";中药则以石菖蒲化痰开窍(《本草纲目》[4])、黄连清心泻火(《神农本草经》[5]),从根本上 "修复异常神经传导系统"。

三、副作用精准干预:中西医协同的增效减毒方案

(一)典型案例:阿立哌唑致手抖的中西医干预

22 岁患者小李服用阿立哌唑后出现严重震颤,采用 "西药基础 + 针灸 + 中药" 三联方案:针灸选取合谷、太冲疏肝理气,配合 "天麻钩藤汤" 平肝熄风,2 周后症状完全缓解。

(二)常见副作用的中西医解决方案

便秘:麻子仁丸(《伤寒论》[6])润肠通便,恢复肠道传导功能

嗜睡:针灸百会穴升阳醒脑,激发督脉阳气

体重增加:荷叶、决明子代茶饮,化痰祛湿、调节脂质代谢

通过 "药物 - 针灸 - 食疗" 多维度干预,可显著降低副作用发生率,提升治疗依从性,实现 "副作用越少,疗效越稳" 的治疗目标。

四、康玉春主任 "三辨五联疗法" 个性化诊疗体系

针对西药副作用、减药复发、难治性病例等临床难题,采用 "三辨五联疗法":

三辨:辨病机(痰火、阴虚、血瘀等)、辨体质(气郁质、痰湿质等)、辨药毒(药物代谢特性)

五联:药物治疗、针灸调节、食疗调理、导引功法(如八段锦)、情志疏导

就诊提示:若您或家人存在以下情况:

✓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发胖 / 闭经 / 嗜睡 / 血糖异常 / 震颤等副作用

✓ 减药过程中出现病情波动

✓ 长期治疗效果不佳

可提供以下资料预约个性化诊疗:

① 舌苔照片(自然光下拍摄)

② 详细用药记录(包括药物名称、剂量、疗程)

③ 症状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描述

治病如 "医患双打比赛",医生制定治疗策略,患者需配合执行。临床随访发现,10 年以上未复发患者均遵循 8 字原则:按时复诊,信医信己。如果您有需要,可以咨询预约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门诊,让我们共同探索更温和、更持久的康复之路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