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中医“形神共调”:解锁精神心理疾病的温和治愈密码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0:53:22

在中医的丰富理论体系中,精神心理疾病被归入“神志病”的范畴。中医认为,此类疾病的发病与七情内伤(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)、气血运行失和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连。其治疗理念的核心在于“整体观念”与“辨证论治”,旨在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、疏通经络气血、恢复脏腑之间的协调功能,最终达成“神志安定”的治疗目标。

具体治疗方法:多维干预,标本兼顾

1、中药方剂:精准施治,调神养心

肝郁气滞型(焦虑、抑郁):此类患者多因情志不舒,导致肝气郁结。治疗宜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遥散等方剂,以疏肝解郁,使肝气条达,缓解焦虑、抑郁情绪。

痰火扰心型(狂躁、幻觉):痰火上扰心神,患者易出现狂躁不安、幻觉等症状。此时,黄连温胆汤可发挥清心降火、化痰开窍之效,恢复心神的宁静。

心脾两虚型(失眠、健忘):心主血脉,脾为气血生化之源。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患者常伴有失眠、健忘等问题。归脾汤、天王补心丹能补益气血,滋养心脾,改善睡眠与记忆。

肾精亏虚型(精神萎靡):肾精不足,不能上荣于脑,患者会精神萎靡、乏力。六味地黄丸合酸枣仁汤可滋阴补肾、安神定志,提升精神状态。

2、针灸疗法:穴位刺激,通经调神

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,疏通经络,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。对于缓解焦虑、失眠、情绪波动等症状,针灸往往能迅速见效。例如,针刺太冲穴,可疏肝理气、解郁安神,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情绪问题;针刺内关穴,能宁心安神、理气止痛,对缓解焦虑、失眠有良好效果。

、情志调理与导引:身心同调,主动平衡

这充分体现了中医“治未病”和身心同调的理念。医生会引导患者识别和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,帮助其认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。同时,建议患者练习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导引术,这些传统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,还能调节呼吸、放松身心。此外,通过静坐、呼吸调节等方法,可安定心神,主动恢复内在平衡,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。

中医以“形神共调”为理念,致力于实现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,其核心在于恢复人体的“自和力”,即人体自我调节、自我修复的能力。这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温和而深层的治愈路径,避免了过度依赖药物的弊端。
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困扰,或者面临用药方面的难题,不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,进行详细沟通,为您或您的亲友提供专业的中医建议与帮助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