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 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失眠

长期服劳拉西泮:这些风险要警惕,科学停药有方法

来源:北京中西医结合精神与心理疑难病专家会诊中心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7 15:40:12

劳拉西泮作为缓解焦虑症、改善失眠的常用药物,在短期对症治疗中能发挥积极作用,但长期服用潜藏的多重健康风险不容忽视,用药及停药环节更需严守科学原则。

一、长期服药,四类风险需警惕

(一)中枢神经抑制:从短期不适到持久损伤

该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贯穿用药全程。用药初期,多数人会出现嗜睡、头晕等明显不适,影响日常行走、驾驶等活动;随着服药时间延长,抑制作用可能累及认知功能,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、记忆力减退,甚至出现反应迟钝等问题,对工作与生活质量造成持续影响。

(二)肝肾负担:代谢排泄中的器官损伤风险

劳拉西泮需经肝脏代谢、肾脏排泄,长期服药相当于给肝肾持续 “加码”。肝脏在分解药物成分时,可能因代谢负荷过重引发功能异常;肾脏排泄过程中,药物代谢产物也可能对肾小管等组织造成刺激,长期累积可能诱发肝肾功能损伤,尤其对于本身肝肾功能较弱的人群,风险更高。

(三)呼吸抑制:隐匿的生命安全隐患

部分人群长期服用劳拉西泮后,可能出现呼吸抑制症状,表现为呼吸变浅、频率减慢,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呼吸暂停,尤其在夜间睡眠时风险更高,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危及生命。

(四)药物依赖:越用越 “不管用” 的恶性循环

劳拉西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,长期服用后身体易产生耐药性,原本的用药剂量逐渐失效,需不断增加药量才能达到原有的治疗效果。同时,心理依赖也会同步产生,停药后易出现焦虑反弹、失眠加重等戒断反应。

二、用药期间,两大禁忌与一项必做

(一)严禁突然停药

突然停用劳拉西泮可能引发剧烈撤药反应,如心悸、震颤、情绪狂躁、癫痫发作等,甚至比服药前的症状更为严重。必须通过科学方式逐步调整,给身体适应的过程。

(二)严禁饮酒

酒精与劳拉西泮均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,两者同服会产生 “1+1>2” 的叠加效应,显著加重嗜睡、头晕症状,还可能进一步抑制呼吸中枢,增加呼吸暂停、昏迷等风险。

(三)定期检查不可少

长期用药期间,需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检查,及时监测身体指标变化,一旦发现异常可尽早调整用药方案,避免器官损伤进一步发展。

三、科学停药,四类方法需遵医嘱

停药的核心原则是 “循序渐进、个体化调整”,具体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,且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:

1.分阶段减量法:与医生充分沟通后,根据用药剂量、服药时长及身体状况,制定详细的减量计划,将每日药量按固定比例或固定剂量逐步减少,每个阶段维持 1-2 周,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撤药反应,再决定是否进入下一减量阶段。

2.延长服药间隔法:在医生指导下,逐步拉长服药间隔时间,例如从每日服药 2 次改为每日 1 次,适应一段时间后再改为隔日 1 次,通过减少服药频率间接降低总药量,同时关注焦虑、失眠等症状的变化。

3.药物替代法:若撤药反应较为严重,如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、躯体震颤等,可遵医嘱换用依赖性更低的抗抑郁药物(如选择性 5 -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)进行过渡,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步减少替代药物的用量。

4.中医辅助调理法:联合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,根据个人体质采用中药、针灸等方式辅助调理,可帮助缓解撤药过程中出现的头晕、乏力、情绪不稳等不适,减轻身体对药物的依赖。

最后需特别提醒,劳拉西泮属于处方药,无论是调整剂量、更换药物还是停药,均需严格遵循医嘱,切勿因自我感觉症状缓解就自行操作。用药期间若有任何疑问,务必第一时间咨询主治医生或药师,确保用药安全。

相关阅读